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共享經濟」下勞資關係的困境與出路(下)” 與新的 4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共享經濟」下勞資關係的困境與出路(下)

Posted: 19 Oct 2015 03:34 AM PDT

15083082735_4f1e1ebdef_k(photo by Jörg Schreier)

本文來源:Bloomberg 《It's Like Uber for Janitors, With One Huge Difference》Tech2ipo 翻譯。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數位科技公司 Managed by Q 的崛起,以及它面向員工全新的理念。它完全走上了與 Uber 相反的方向,向數位平台上所有勞動者提供與全職工作者一樣的待遇和保障。它的出現究竟意味著什麼?全美國對「按需即時響應經濟」下的勞資關係目前抱持著怎樣的看法?又會對未來的經濟和公司運營模式產生怎樣的影響?

Oliveira 的職場路

目前這種向「按需即時響應」經濟傾斜的趨勢對於 Oliveira 來說不會覺得難以適應。因為在這個智慧手機 App 逐漸成為經濟引擎的時代浮出水面之前,他就已經開始獨自賺錢養家了。十年前, Oliveira 從巴西小鎮 Minas Gerais 來到了紐約,隨他父親一起做工程項目。後來他就開始獨立接一些零活,就比如是路邊的機械維修人員,鋪地板工,又或者是磚匠。三年前,他發現了 TaskRabbit ,這個最靈活的勞動力媒介平台。在上面,無數工人都在為某些修理和清潔的短期工做爭取機會。

一開始這個平台對每個工人來說還不錯,但是慢慢的這個平台逐漸演變成為了承包商尋找工作機會的場所,勞動承包商將這些工作機會攬下來,再次分發給下面的工人。於是 Oliveira 就不再在上面找工作了,開始自己出來創業。 Oliveira 成立了一支維修人員團隊,業務覆蓋紐約和紐澤西州,其服務客戶對像中還包括了 Uber 。後來他在 Uber 的另外一個約聘員工那裡聽說 Managed by Q 。

在 2014 年年末他開始不斷將自己的隊伍整合到 Managed by Q 的系統中。他的人為他工作,他為 Q 工作。在加入 Managed by Q 不到一年的時間,他赫然發現自己竟然已經接近於公司管理層,成為了維修人員中的經理人。他監督手下的工作,還負責在某些新技能上提供培訓。

跟那些完全自己給自己打工的維修人員不同, Oliveira 的工人都享有 Managed by Q 200 萬美元的保險政策。如果他們一個星期工作超過 30 個小時那麼還會收到額外的福利,如果工作時間在後續的日子有所下降這個福利也不會停止發放。醫療保險上面的種種福利完全由 Managed Q 提供。如果這個維修人員真的有驚人的手藝,那麼一個小時他能賺得 45 美金。

Uber 的辯解

而面對這個勞資關係難題, Uber 也有著自己的理由。它強調是工作者本身的能力以及工作自由度無法讓他們成為穩定的僱員。根據 Uber 發言人的數據: 65% 的司機月工作時間能夠相差到超過 25% ! W-2 僱員(也就是全職員工)可沒有辦法在他們想工作的時候工作,不想工作的時候就不工作。 Uber 這樣辯解道。但是這個說法的漏洞在於:法律也沒有規定全職員工必須工作多少小時之後才能有資格成為全職員工啊!目前在加州 Uber 面對的這場官司已經演變成了一起集體訴訟。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越來越多的「共享經濟」,「即時按需響應」公司都開始走向一個兩難的境地,你說為一個員工進行投資吧,這個工作的性質和內容是無法保證讓投資轉化成為可以衡量的回報的,這個行為本身就將司機自我僱傭的概念給複雜化了。在以「兼職者」的身份進行對待的狀況下,波士頓律師 Liss-Riordan 直言:「 Uber 的司機並不是創業者,他們收入提高的唯一途徑就是工作更長時間。」

1099 VS W-2

而 W-2 的聘僱協議就允許升職,這就能夠促成僱員和雇主之間更加穩定、長期,且帶來雙贏結果的關係。 Managed by Q 下面的一個清潔工, 38 歲的 Anthony Knox 在公司早期就加入進來,如今已經被提拔成為了員工培訓方面的主管。他感慨道:「其實每一個人都想要更多的責任和權力。」

責任更多,當然也意味著更高的工資,這當然在 1099 聘僱協議下是不可能實現的。舉個例子,在紐約, Managed Q 的清潔工一開始的薪資是一個小時 10 美金,在過了一定的培訓期之後薪資上漲為 12.50 美元。 (不同地區市場的薪資水準相差特別小,也就是舊金山的清潔工工資是一小時 15 美元)而清潔工也可以成為老師,這樣一個小時就能賺 14 美元,然後會進階成為品質監管員,年薪是 35,000 美元。 Managed by Q 向客戶收取費用是每個現場工人每小時 25 美元。

紐約城最大的物業服務者聯盟 32BJ SEIU 在提供 A 級辦公大樓服務的時候,最低工資也不過一小時 26.198 美元。聯盟擁有 145,000 名成員,跟 Uber 的紐約司機人數差不多。

數位科技公司往往都傾向於避免跟傳統的工​​會糾纏在一起(32BJ SEIU 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來自紐約,負責提供家庭和辦公室清潔服務的公司 Myclean 雖然也是使用的 W-2 工人,但是該公司的 CEO Michael Scharf 表示:「至今我們都還沒有跟清潔工工會打過任何交道。我們希望他們能放過我們。」最近風頭正盛的聯合辦公新創公司 WeWork 剛剛獲得了超過 100 億美金估值,在今年六月與一家清潔公司解除合作,因為該公司的工人們威脅要成立工會。事後, WeWork 找來一些清潔工​​以 WeWork 的全職員工對待。

W-2 員工待遇背後的風險

其實,科技新創公司如果選擇給員工提供「全職員工」應有的待遇,對於這些公司來說真的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尤其是那些立足於 App ,想要快速實現擴張的平台更是嚴峻的挑戰。一個新創公司如果選擇了 W-2 員工待遇,那麼它的員工隊伍必定更精簡,專注於高端產品。因為選擇了 W-2 員工身份,會大幅地提高管理和聘僱員工的成本。 Zirtual ,一家按需響應的數位公司,在今年 5 月選擇全面轉向 W-2 員工待遇。其創始人 Maren Donovan 表示該公司的成本推高了起碼 20% 。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加速了 Zirtual 的死亡。在今年 8 月,公司突然宣布停業,並選擇出售給 Startup.co 。 Maren Donovan 事後感慨總結道:「目前所有以按需響應為基礎,以分享為特色的公司都是圍繞著『獨立合約承包商』的概念來運營,一旦他們選擇將『合約承包商』的角色轉換成為『全職員工』,其獲利模型就不復存在,巨大的成本支出會將它們壓得片甲不留。」

當然上面這只是一個失敗的例子,其實目前也不乏成功的案例。畢竟, W-2 員工是值得投資的,投資這樣一個員工遠勝過在 1099 聘僱協議下來了又走了的獨立承包人。

巨大的鴻溝

如今待遇豐厚,擁有穩定事業的工程師只負責設計這個平台,但是他們不是真正與付費客戶進行互動的人。著名風投公司 Homebrew 的合夥人,同時也是 Managed by Q 的投資人 Hunter Walk 坦言:「如果一家公司只是對來自公司總部的那幫人給予尊敬,而對於在外出勤的人呼來喝去,那麼這個公司很難打造出像樣的,具有凝聚力的團隊來的。」

確實,在「共享經濟」領域,人們更多的將鮮花、掌聲、榮譽,物質上的獎勵獻給數位科技公司的工程師,UX 設計師,產品經理,這些開發出來價值幾十億美金的 App 的腦力工作者。

而在 Managed by Q ,公司將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外勤人員身上,所有的管理者必須具有紮實豐富的經驗才可以,不僅在專業技能上有過人之處,而且還要善於跟客戶打交道。前文中的 Oliverira 現在的頭銜是「維修人員團隊的經理」,但並不一定他就能繼續上升到最高管理層,下面的人同樣有機會。他談及跟其他員工的關係時這麼說道:「如果你自己都分不清楚底下的維修人員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那麼別說升遷,自己目前的職位都有可能保不住。」

矽谷經濟紅得發紫,但是大部分公司似乎還沒有將那些用體力勞動者納入到自己豐厚的回報計劃中。

Managed by Q 仍然繼續一路飛奔

在周六的下午,筆者參觀了 Managed by Q 的新辦公室,這是一間不規則的 Loft,彎曲的窗戶以及磚砌拱門都很顯眼。而這個辦公場地之前的公司是 AOL 。在廚房旁邊堆放著吸塵器以及其他一些清潔工具。而當筆者來訪的時候,公司正在舉行 Operator Assembly 大會。這是給清潔工、維修人員以及新入職的一些新人準備的,讓他們能夠定時聽取公司目前的一些政策和新聞。在聽取了一系列令人振奮的公司整體成長數字之後(不得不說非常理性客觀,也非常迅速),員工們開始分成很多小組來開始討論更細緻的工作內容,比如如何跟客戶打交道。

1445157434669Anthony Knox 在表彰會上接受Managed by Q 公司的獎勵

在每次例會結束之後,專門還安排了一個表彰儀式。一部分員工因為表現突出,在客戶那裡獲得非常高的評級,會在這個表彰儀式上接受獎勵。在筆者到訪的那一天,其中一個接受獎勵的員工名叫 Knox,他是負責培訓監督方面工作的,因為沒有缺勤一天而獲得獎賞。他在台子上發布感言:「當我來到這裡的第一天,我就告訴你們我將付出我的所有,而這句話就是我每天工作的準則。」話音剛落,台下的同事們給予了無比熱情的掌聲。他的獎品是價值 25 美元的 Visa 禮品卡和一張獎狀。而 Managed by Q 計劃在今年年底開始為某些清潔工和外勤人員設置期權激勵計劃……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市值近百億美金,Theranos「戳手指驗血」被爆血液檢測造假

Posted: 19 Oct 2015 03:22 AM PDT

Screenshot 2015-10-19 PM2.26.02▲Theranos 創辦人 Elizabeth Holmes (圖片來源: Theranos.com)

Theranos 為一間立於舊金山灣區,提供平價血液檢驗的的血液檢驗公司,市值約 90 億美金。其創辦人 Elizabeth Holmes 被譽為下一個賈伯斯,史丹佛大學期間便輟學創業,忙碌到沒時間談戀愛,年僅 31 歲就成為億萬富翁的她聲稱自己「嫁給了公司」。拜精彩的背景故事和一位充滿魅力的女性 CEO 所賜,Theranos 12 年前一創立便成為矽谷的新寵兒。眾人盛讚為下一個重大醫藥突破的發明者。

但揭開光鮮亮麗的大眾形象後,它的所做所為對得起媒體瘋狂報導和數十億美元投資嗎?《華爾街日報》上週發表的一篇爆料指出,這家公司不但辜負它的承諾,更隱瞞了重大問題。

12113343003_9962d13513_z(圖片來源:Steve Jurvetson

醫療科技的創新不如預期

《華爾街日報》把 Theranos 描述成童話故事中的奧茲大帝,大眾觀感中以為是大躍進的技術,在假面背後卻進展極少。

這家公司所謂的「先進突破」就是比起抽一大管血快且便宜,還能滿足上百項醫療需求的指尖穿刺驗血,然而其細節卻非常神祕模糊。為了更深入的探討,曾得過普立茲獎的記者 John Carreyrou 和 4 位前員工進一步對談,並檢視內部電子郵件,還訪談了對公司的試驗產生疑問的病患及健康照護人員。

一位匿名員工表示,他發現這間公司的專利檢驗儀器 Edison, 只處理過公司超過 200 項檢驗項目中的 15 項,且不超過 2014 年總檢驗件數的 10% ,剩下的都是使用傳統儀器檢驗。

這家公司很多檢驗都是從血管用針抽取大量樣本而來,而非他們之前所宣稱的「只要幾滴血」。至於其他僅用少量血的例子,這家公司顯然用稀釋的方法以傳統儀器做實驗。一位不具名員工說,稀釋的手指穿刺樣本因為一開始就比直接從血管抽的不純,所以有很多問題。

認證流程造假

根據這篇報導,這家公司還操弄所謂的「精確度測試流程」,這項聯邦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 用來確保測試準確性及認證實驗室的流程。紐約州衛生署也確認,他們曾收到一件對這間公司的正式投訴,並已轉交 CMS。

儘管 Edison 和傳統儀器的結果在幾個案例中都產生出入,據說公司的營運長仍要求員工用其他公司的儀器做精確度測試樣本,而這可能違反了規範。

傳說員工也很擔心 Edison 做出來的測試準確度,這間公司後來勉強承認 Edison 做出來的結果和傳統儀器有出入。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有些醫師也頗有微詞。

theranos passes FDA▲Therannos 在首頁發表通過 FDA 認證 (圖片來源: Theranos.com)

駁斥報導不實

雖然這間公司的律師證實了,並非所有檢驗都是用自己的設備,但它發表了一份激烈的聲明反駁此報導,聲稱此文「充滿事實上及科學上的謬誤,建築在沒有經驗、不滿的前員工及產業人士毫無根據的推論上。」

Theranos 告訴《華爾街日報》它遵守聯邦規範而且並無誇大不實,雖然它拒絕透露 Edison 處理過的檢驗細節,並稱之為商業機密。此公司今年夏天收到 Edison 的第一份 FDA 認證。關於這間公司的試驗,在網站上可以找到有限的資料,但細節不足以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Theranos 在聲明中提到有提供 Carreyrou 超過 1,000 頁「直接駁斥這些錯誤傳言」的文件暨聲明。它還追加,「當你威脅要改變什麼,諸如此類的故事就會隨之出現,並由不計代價想阻止變遷的既得利益者散播。」而 CEO Elizabeth Holmes 日前接受 CNBC 電視訪問,她說:「我們實驗室做的每一項檢測,都能用我們自己的儀器來進行。」

就算《華爾街日報》的發現只有一部份是真的,殺傷力還是相當驚人,這抹滅了 Theranos 標榜的尖端科技和它突破天際的評價,而 Theraos 已經開始努力補救被傷害的公司定位,並移除了官方網頁上「我們多項測試都只需幾滴血」的標語,而他們表示這是為了讓行銷用語更精準所做的調整。

elizabeth-holmes

動作太快

WIRED 》雜誌則對科技新創的快速成長提出反思。 Holmes 在她的宿舍房間創立了 Theranos,接著就像老掉牙的故事那樣,她潛伏了 10 年,拒絕透露具體作法,也拒絕在有影響力的期刊發表新發現。但那時候科技投資人仍持續注入資金,直到近期,這間公司已經募了 4 億美元,估值 90 億美元,使得 Holmes 成為科技圈的名人及各大會議的常客。報章雜誌也時常出現她的身影,《WIRED》 2014 年三月便以 Holmes 為主題人物,她也曾登上 《Fortune》 及 《Forbes》 封面。

快速成長及過度曝光這兩個問題,對於一般正在找方向的公司而言,已經夠棘手了。倘若此公司能左右人們的醫療選擇,危險的程度就三級跳,這就是為什麼醫藥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最難建立的原因。相對其他的科技產業靠募資來證明理念,醫藥科技的的發明者則得先證明他們的價值。

當然先證明成果,才來募資,也是有缺點,這可能會造成突破性的治療得花非常久的時間才能普及,而有錢的大型製藥公司就會先發展有利可圖的項目,而非能幫助最多人的。科技產業想將軟體界「加快動作,打破常規」的精神運用於醫療,固然有其道理,但有個反面論點也很重要:不是每種產業都可以「動作快」。

Elizabeth-Holmes1

搭上產業循環高峰

一間新創公司的早期潛力名過其實並不稀奇。Mark Zuckerberg 早在 Facebook 概念確定可行前,就四處宣揚要連結世界上所有的人;Uber 的主管好幾年來一直說要取代計程車產業。就連 Tinder 有時候都說自己是全球社群網站,而不只是約會 app。這些偉大的承諾就像科技業桌上的賭注,是引誘投資者及早期使用者的必需品。而且它們通常是無害的,畢竟像 Ello 一樣的公司撐不下去的時候,誰又真正受傷了呢?

Theranos 不是第一家還沒準備好,就陷入循環高潮的醫藥科技公司。透過郵件檢驗 DNA 的服務 23andMe 在科技圈受到盛讚,直到食品藥物管理署(FDA) 下令,停止行銷健康相關的基因分析服務。FDA 指出 23andMe 的技術尚未經過正式核准,因此不能廣告其檢驗結果,及背後的健康指數。

14995888227_35fd9a316b_z(圖片來源:TechCrunch)

好消息是 23andMe 似乎熬過了逆境。既然不能行銷保健用的檢驗,這間公司開始把它們用於研究,同時請求 FDA 重新考慮。現在 23andMe 宣佈新一輪 1 億 1 千 5 百萬美元的募資,而且至少有一項健康檢驗獲得 FDA 認可。

但 Theranos 是一則警世預言,告訴你用以上心態進了像醫藥等非軟體的領域,會發生什麼事。如同《華爾街日報》引用患者所述,「在人類身上採用試誤法(try and error)是不行的。」

這些都不是惡意為之,科技產業不過是想要英雄,它想找到下一個賈伯斯,它想要負起責任,找到下一個了不起的點子去改變世界,而不只是新的聊天 app。這產業一旦找到看起來符合描述的主角,故事就脫離世俗,有了自己的生命。毫無疑問地,Theranos 以堅強的背景對抗《華爾街日報》的質疑,並努力說服群眾及主管機關,儘管現在仍是萌芽期,不過它絕不只是煙霧彈。

而募了 4 億美元的好處就是,你可以雇一組頂尖的法務團隊,讓你看來很有說服力。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自造者」浪潮不是科技革命,而是一場社會運動

Posted: 19 Oct 2015 01:14 AM PDT

12095021_10153229741976375_6984423917836027822_o▲maker,台灣一般譯作「自造者」,中國則譯為「創客」。
兩者語境、內涵,以及衍伸的意義與造就的文化大不相同。

本文作者為 Openlab.Taipei 共同創辦人鄭鴻旗,原刊登於作者 Facebook〈回頭看 Maker 運動開始到現在〉。Inside 獲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自身從藝術的養成背景切入科技領域,長期關注著科技、設計與藝術的結合與發展,期待這些跨領域的結合,能夠有更多有趣的創作計畫產生。在使用自由和開放原始碼軟、硬體後,對背後的精神、文化與哲學著迷,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 Openlab.Taipei 社群,並擔任志工投入 Floss + Art 的推廣,期望社群能夠持續茁壯並且形成自有的有機生態。

喜歡 Diy、Hack、Make、寫程式,透過親自動手做的方式完成創作,目前在工作之餘與社群成員一同經營位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 Hackerspace / Makerspace ,並且發起聚會活動交流,一起動手學習製作東西,希望在網路之外能夠有更多實體的交流。也因為常舉辦社群活動與動手做計畫,近年被他人稱為 Maker 。(完整履歷

Maker 浪潮席捲世界,從一本雜誌說起

一個影響世界的運動,它的形成來自許多原因,從 2005 年持續至今的 Maker 運動也是。

Maker 運動議題興起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國的 Make 雜誌發行以及為了雜誌販售所舉辦的 Maker Faire 活動。除了雜誌發行的因素之外,在教育領域也出現一些問題與教學內容因應時代而改變的地方,例如要找回已經日益減少的動手實作課程,並且培育學生擁有數位 製造能力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就經濟的位置,是要為低迷的景氣開拓出新的產業模式,或是將生產製造拉回自己的國家,又或是在既有走向下坡的大量生產之外,提 高更多的少量生產訂單,所以就有美國與中國政府的鼓勵並且設立相關的政策。個人認為也就是大概這些原因促成今日所見的樣貌,就像來自不同的風向匯聚吹起了 這個影響全世界的浪潮,這個大浪被稱為 Maker 運動。

▲2014 年 5 月於美國加州聖馬刁舉辦的 Maker Faire,
身長 25 呎的機械章魚(El Pulpo Mecanico)八只足部噴出烈焰。(圖片來源

社群、開源、DIY 等眾多因素,交織出 Maker 生態系

Make 雜誌發行至今,其傳遞的內容包羅萬象,有上至外太空的衛星製作,下至行天宮的各種地表上的手作教學。在這本雜誌發行之前,相關 DIY 的書籍流通或是網路上的各式各樣教學早就存在。

但是會有那麼大的影響,也是有多個原因連結造成,例如社群交流、 Open Source 概念日益普及、Arduino 熱門帶起的開放硬體議題以及原有的 DIY 文化等等,而出版商歐萊禮發行的 Make 雜誌、線上媒體讓這些原因因緣際會歸納在一起,並且舉辦了 Maker Faire 的活動,讓有興趣於動手製作各種計畫的 Maker 們聚集在一起,在這嘉年華會裡分享、交流與學習各種創意巧思。而且除了主角 Maker 們之外,還有提供軟硬體工具以及材料的廠商參與其中,這些元素的聚集,滿足了人天生喜愛動手做進而分享的天性,並且把不同的需求連接了起來,形成完整的生態系,最後透過今日盛行的網路社群強化流動,擴大到全世界。

後來的一切,都是源於人類熱愛動手做的天性

002▲各種規模的 Maker Faire 活動如雨後春筍增長(圖片來源

而美國政府也看到這趨勢從善如流,在2014 年的時候,開始舉辦 Maker Faire White House 作為示範,讓全國民眾意識到 Maker 相關議題的重要性,或是美國國科會也給與相關研究議題大力補助,例如來自台灣現在在美國印地安那大學任教的盧少雯教授與她的丈夫 Jeffrey Bardzell 教授,最近獲得美國國科會 120 萬美金補助,計畫研究內容基本上是以台灣自造者、大陸創客的生態與活動為藍本,來探討美國中西部 Maker 運動的未來。美國政府會相當重視這方面的發展,並且放到國家戰略的等級上,其實是為了將生產製造對中國的依賴拉回到美國本土的措施之一。

003▲美國白宮也注意到了 Maker Fair(圖片來源

從 2005 年發行至今的 Make 雜誌,也有人對這本雜誌所帶來的改變有不同的看法,認為這是非常成功的行銷模式,透過雜誌與相關活動炒熱 Maker 議題,並且從中獲得利益。但是也無法否認因為強化雜誌販售所舉辦的 Maker Faire 活動為這世界所帶來的改變以及連鎖效應,甚至成為一種指標,能夠具體反應當地的 Maker 運動能量。

更驚人的是 Maker faire 成長非常快,在 2014 年內全世界總共舉辦了超過了130場 Maker faire 。在這多年的 Maker 議題討論與相關活動交流下,逐漸有描繪出 Maker 活動路徑以及是什麼的論述產生,例如 Chris Anderson 的著作《自造者時代》或是 Mark Hatch 的著作《全世界在瘋什麼自造者運動?》,以及來自台灣的團隊,透過集資來完成的紀錄片 Maker《自造世代》等等,在些內容裡梳理了今日所稱的 Maker ,其實是來自我們喜愛動手做的天性,有人類活動中就一直存在著,是隨著社會演進的文化。

所以美國過去的車庫文化形成就是很好的例子,並且常被拿出來舉例說 明,而創立蘋果公司的賈伯斯等人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因此 Maker 運動中,動手製作進而創業的議題,變成很熱門的討論之一,而大眾集資就成為創業獲得資金,進而實踐夢想的最佳出口。

在 kickstarter 集資平台上, Maker 進而創業成功的例子一再湧現,雖然最容易吸引到大眾目光的集資案件都集中在 Arduino 相關的電子套件、3D 印表機與多軸飛行器的相關計畫,但是也讓媒體對於凝聚這些走向創業的 Maker 的空間深感興趣,例如生產 3D 印表機的 MakerBot Industries 就是從 NYC Resistor 空間出來的,但是這些空間與過去的賈伯斯之於車庫是不一樣的,因為 Maker 空間不只限於實體的空間,還有包括網路上相關主題的社群。

空間不是主角,卻成了媒體炒作的唯一

但是對於媒體想要報導的位置而言,空間描述相對於網路社群是比較容易的切入點,所以像 Hackerspace、Makerspace、Fablab、Techshop 等空間都一一被介紹出來,這些空間在台灣都被稱為自造者空間,或是在中國都被稱為創客空間,不同的英文名稱卻在中文翻譯後被歸納成為同一個,但是實際上這些空間卻有所不同。

004▲MakerBot 的 3D 印表機(圖片來源

或許就這些空間看起來頗為相似,活動內容不外乎是交流、分享與製作,但是其發起的時間、理由與組成運作都有所不同。

  • Hackerspace 是從 90 年代左右從歐洲開始的,組成與執行偏向集體主義,並且共享資源與工具,對於自由軟體有強烈的愛好,空間通常也呈現混亂的狀態。
  • Makerspce 是因應 Make 雜誌主題而發展出來的,空間內提供多樣工具給會員使用,多半比較偏向商業化經營。
  • Techshop 是商業公司經營的模式,提供給會員使用各項和高級的機具之外,還有專門的教學課程。
  • Fablab 則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的 Neil Gershenfeld 教授所發起的,專注於實現數位製造的民主化,多半以非營利的方式在經營,或是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經營方式,而且必須要有符合設立的規則才能成立 Fablab ,另外每年都會舉辦國際的 Fablab 年會,吸引來自全世界的 Fablab 成員聚集在一起討論相關議題。

有趣的是 Techshop 與 Fablab 都在運動之前就成立,是因為有涉及到動手製作與數位製造相關的部分,逐漸被歸納到 Maker 空間議題的討論中。

005▲NYCResistor-Hackerspace(圖片來源

倒果為因,反倒可能種下惡果

也就是大眾集資的電子產品成功案例以及上面所提及的空間報導介紹,逐漸在這幾年塑造出一種關於 Maker 的形象,一位 Maker 應該對於 3D 列印熟悉,擅長 Arduino 以及軟硬體整合,或是善於動手製作卻缺乏設計的狹義概念。

但是就廣義的來看,所謂的 Maker 應該非常多元,涵蓋各種動手製作的活動,木工、金工、烹飪、裁縫、繪畫等等都是,是一種貼近生活模式的文化活動,其實在美國的 Maker faire 都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製作分享,但是不知道為何媒體的報導都容易聚焦在某些類型的計畫上。

另外 Maker 不管是上集資平台、創業,通常都是解決自己的問題或是針對觀察問題發生的原因,和想把自己腦海裡的的念頭做出來之後的事情,並非一開始就是為了創業。

無關科技革命或創業,這是一場由下而上的社會運動

運動發展至此,由下而上從民間所起的活動,透過媒體的長期報導下,然後吸引政府部門注意而開始介入,逐漸會有更多的重點落在經濟與產業面上。然而由上而下 的力量越多的時候,更要想想 Maker 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而 Maker 聚集的空間是為了什麼而存在?

對我來說 Maker 就是生活態度,從過去的 DIY(Do It Yourself)到今日的 DIWO(Do It With Others),以開放的心情去學習、製作與分享。 Maker 空間包括網路社群與實體空間,提供社交、技術交流和跨領域、參與式學習的地方,在此共享各式資源與工具。對某一議題的過度重視與介入,往往容易模糊了焦點,順其自然的發展可能對 Maker 運動來說才是有益的,因為這是一場社會運動而不是科技革命。

相關資料: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科技正在翻轉世界,但你還來得及準備!

Posted: 18 Oct 2015 09:25 PM PDT

inception-explained電影《全面啟動》劇照

本文原刊登於台灣大學資工系副教授洪士灝的 Facebook。Inside 獲授權轉載。

我上週五(2015-10-16)去中山女中給的演講,題目「大數據小秘密」是主辦單位中山女中的老師訂的,學生自由報名參加。結果大概是因為題目定的好,所以演講廳坐滿300人,有老師告訴我她的學生報不到名。

我這場演講主要是告訴學生們我所看到電腦對世界造成的重大改變,以及未來大數據時代將會造成更大的變革,因此我們來探討學生們現在與未來應該學些什麼?要如何自力救濟?如何建立能夠面對未來變革的能力?

投影片在此,歡迎載明出處後分享,分享投影片時請勿斷章取義。

演講摘要:

(基本上是投影片去掉圖片之後的文字內容)

早期的電腦,只是照著人給的程式去處理資料,稱不上有很高的智慧;早期的儲存,只是存放計算用的資料,用來做些重複性質的工作;早期的網路,只是在電腦之間運送電腦程式所需的資料,相當無聊。現在怎麼看,都覺得當年的電腦很呆板、很冰冷、很無聊,沒什麼智慧。

台灣的資訊科技業,從仿製、組裝、到設計硬體,主要是以代工設計和製造業為主,例如:系統廠:幫客戶做系統(廣達、華碩),晶片廠:幫客戶做晶片(聯發科技、台積電)。但是在韓國、中國加入競爭後,硬體的價值越來越低,生存不易。

資訊科技研發競賽是非常激烈的,每18個月,處理機上的電晶體數目變2倍(摩爾定律),結果就是:舊的硬體不值錢,必須持續砸錢做研發,必須找到重要的新應用。

然而當電腦、儲存、網路的能力超過人類基本的需求時,有趣的事情就誕生了…電腦拿來作為各式各樣的用途,而且幾乎無時無所不在,記錄下了各種人類活動的資訊,所以大數據就誕生了!

包羅萬象的大數據,充斥著各種資訊,如果能夠拿來參考,進一步分析其內容,就有可能匯集眾人的智慧、發掘出新的智慧有了大數據,我們能做什麼更有趣的事呢?Use your imagination!

目前已經開發的領域,只是一小部分!電腦、儲存、網路的能力都還在快速成長,大數據還會快速變大!我們回頭看十年前的電腦應用,可能會覺得很無聊,如果十年後看今天的大數據應用,可能也會覺得很無趣!

資訊科技早已改變世界

  • 自動化的趨勢改變了工作的形式
    • 自動化生產與機器人取代藍領勞工
    • 自動化分析取代白領階級
  • 網路化的趨勢改變了人際的關係
    • 網路大幅縮短資訊傳播的成本與時間
    •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頻繁且多元
  • 全球化的趨勢因為資訊科技而加速
    • 人才與商業行為突破地區與國家的界線
    • 資訊科技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 智慧化的趨勢將進一步改變教育與社會

妳如何知道未來的世界會如何?妳現在所學的基本核心能力,是否足以讓妳適應未來?妳所嚮往的領域、所具備的專業,是否能夠不被電腦取代?

傳統的教育思維,或許符合舊時代的社會環境和產業,但能讓妳們面對現在和未來的需要嗎?考試引導教學為了分數,注重記憶知識與解題招式,但面對新時代,問題出現了:電腦比妳更會背書、更會解題;學生等人教、不懂得自我學習、搜尋知識;學生不注重創意的培養、創新的訓練、不實際動手、動腦解決新問題。

舉幾個例子,IBM運用大數據技術開發出Watson,它背了很多書,能聽、看、說,也能分析,在2011年打敗兩位Jeopardy!的冠軍對 手,IBM還將這樣的技術用於醫療、商業、工業上的應用。Wolframe Alpha可以解很多的數學問題,很複雜的積分式子,它很快就能得到答案,所以人類重要工作的是把方程式列出來,而不是花時間去解方程式。

科技對人類來說,是好的嗎?「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 關鍵在於如何用它,以及誰掌握它。前者的重點在於「計算思維」:各行各業的人都需要其無可被電腦取代的專業,同時具備與電腦合作的計算思維 (Computational Thinking);後者則是「資訊科技的民主化」:避免資訊科技被掌握於少數人手中,要被免被用於壓迫人。

大數據時代的教育思維

  • 不是為了學位,而是為了建立專長
  • 不要和電腦比記憶和套公式
    • 要擁有電腦無法取代的能力,或是懂得運用電腦
    • 學程式設計是了解電腦運作的基本概念
    • 懂得自我學習才不會落伍有能力做電腦不會的創意、創新
    • 能實際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健全的人格與公民教育
  • 不是教條式的教育,而是提昇人民的素養
    • 人民可藉由各類管道發聲、影響和約束權力者
    • 對社會的貢獻可以是自發性、多元性的。

台灣當前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已有加入資訊課程的規劃。學習coding,不是教文書處理,而是學習計算思維、邏輯、應用能力。至於何時實施?可能會遇到師資、教材、設備的問題,民眾的意見也不一,所以妳們應該是遇不到了… 那麼妳們就不學了嗎?

4036266347_9862579d68_zphoto credit: Thomas Guest

學習coding,不是學「照著做」,而是啟發邏輯思維、動手做,學習「開發創意」和「解決問題」。從小學,學到家了,遇到困難會自學,會善用網路資源,會到學校找人請益,不用擔心「學校沒教」的這種事!這樣的人才,能做一些那種循著「正常」管道一路被考試引導、被告知下一步該做什麼的「傳統好學生」所做不到的事。

現在有很多的公開的學習資源,以及新的學習方式,可以自力救濟!對於想學的人來說,「沒人教」不再是藉口。自學有成的人比比皆是,而且具備自學能力的人更能適應未來。

在競爭激烈的資訊科技業,例如Google這類的公司,你的天賦,不需要一張大學文憑來證明。公司要的你展現你的技能,而不是知識;使用邏輯思考來學,而且統計超級重要;在工作上證明你的毅力。從業界的看法,如果真的要念大學,要鑽研於技能。

然而國人重視文憑的傳統,衍生出許多問題,也在當前面臨了許多考驗。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傳統的文憑和考試,過度重視記憶性的東西,即便是解題,多半也是解考古題,這樣的能力很容易被電腦取代。我們可結合大數據時代的眾多公開資源,遂行多元化、開放式的教育,同時培養和認證學生的:

  • 通識素養:語文、公民、數理、生活
  • 核心能力:理解、表達、邏輯、分析
  • 專業能力:提早讓學生認識專業與其學習路徑

通識素養很重要,所以大家從小學到中學,大多是學通識,但有沒有成為素養,那就要問各位自己了。如果只是為了考試,那大概很難內化成為素養。

核心能力如同內功,專心練內功的人,如果要展現內功的功用,應該要有足夠的資質,加上用心去學習外用的招式,否則常會被譏笑「百無一用是書生」。

專業能力的學習,一開始透過練外功招式,比較容易拿出去用,但如果只學基本招式,沒有精益求精,發明新招,也沒有內外兼修,跨越領域,那也是不夠專業,建立專業,是需要大量的時間的

我的建議是:文憑不是無用,但不要只靠文憑,要看自己的資質和興趣決定要練哪些內功和外功,扎實的建立能力和專業,才是最重要的。要踏實追尋個人目標,需要好好打基礎和自我的鍛鍊。

以資訊科技為例,所謂「十萬小時」「十年磨一劍」,想把資訊科技學到出師,沒有大量的學習是不夠的,許多國外在大學時代創業成功的例子,都是當事人在小時候把學習電腦科技當成是訓練鋼琴家、職業圍棋手的志業,因此他們在大學時代就有創業的企圖心和能力。很多的資訊課程,在技術的部分,不需要高深的數物化的知識,因此可以像語言和圍棋般及早學習。至於理論的部份,放在後面再教,往往會因為學生的求知慾而提高學習興趣。

最後,我想告訴各位,大數據時代的小秘密,就是妳們即將面對很大的變革。但好消息是,妳們還來得及準備,而且有很多方法。我提倡資訊教育和數位學習,不是為了資訊產業,也不是基於個人的本位主義,而是因為傳統教育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各行各業迫切需要能自學與活用科技的人才。未來的高階人才,很難由缺乏想像力的傳統教育產生,因為我希望下一代要不要被我們這代制約,而是設法成為更具開創性、身心更健全的人透過適性、多元的學習,開啟自我潛能開發,成為跨領域的專家的可能性。

Inside 編按:完整投影片於此,非常推薦觀看!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美國法院裁定 Google Books 並未侵權

Posted: 18 Oct 2015 06:52 PM PDT

photo.php

本文原刊登於《聯合新聞網》。

針對過去持續有所爭議的Google Books服務,稍早由美國上訴法院裁定Google此項將圖書內容掃描數位化服務並未違法,主因在於Google並未將仍受版權保護圖書內容全面於網路公開使用,僅提供書本名稱、簡介與部分預覽內容公開檢閱,使用者僅能透過購買實體印刷或數位化版本閱讀完整內容。

Google自2004年開始推行的Google Books服務,由於目標將全球所有圖書內容掃描數位化,並且可透過Google Search服務公開讓使用者自由搜尋檢閱,因此隨後及引起許多作者、出版商反彈,認為在未事先取得同意,同時將所有內容數位化放上網路恐怕涉及侵害版權,進而向Google提出訴訟,至今也已經累積超過10年時間。

而根據路透新聞報導指出,美國上訴法院稍早做出裁決,認定Google Book服務並未實際涉及侵權,主因在於多數由Google掃描數位化的圖書內容,其版權已經超過保護期限而成為公有財權,至於針對尚受版權保護內容則僅提供書本名稱、簡介與部分預覽內容公開檢閱,使用者僅能透過購買實體印刷或數位化版本閱讀完整內容,因此並不會實際侵害作者、出版商等版權持有者權益。

上訴法院進一步說明Google此項服務實際上能展示內容有限,同時也維持在合理使用範圍內,並未影響內容版權持有者本身權益,甚至藉其服務更可讓使用者帶來更大便利,因此認為並未涉及違法事宜。

在此之前,不少作者、出版商其實認同Google Books服務作法,甚至主動向Google提出合作事宜,但也有不少版權持有者認為Google並未事先取得同意便將內容上傳至網路平台,將涉及內容侵權,因而向Google提告。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電腦科技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